2012胶州湾生态环境学术研讨会(第一届)
领导批示
科技工作者建议
2012年第4 期(总第 37 期)
青岛市科学技术协会 编 2012年7 月23日
胶州湾生态环境学术研讨会
编者按:胶州湾素以港深水阔,浪小波轻、无冰冻闻名国内外。由于胶州湾水域面积缩减,纳潮量减少等因素,胶州湾的生态环境发生了变化,近年发生的海面结冰现象,为社会广为关注。青岛市科协、青岛市老科协、中国老教授协会海洋经济技术分会共同组织专家就胶州湾冰情与胶州湾生态环境的关系,从不同的学科角度阐述了胶州湾生态环境对海冰形成的影响。现将会议纪要呈报给市委、市政府领导参阅。
专 家 建 议
一、对海冰灾害的建议
(1)沿岸各级涉海部门应进一步提高对海冰防灾减灾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2)沿海工程一定要对海冰灾害进行评估,科学规划;
(3)切实加强海冰观测预报及预警工作;
(4)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引导公众认识防御海冰灾害的重要性。
二、对胶州湾规划的生态环境保护建议
(1)延伸扩大大沽河生态中轴空间,控制北部新城规模。进一步明确大沽河生态中轴区域的范围及边界,鉴于生态中轴对于青岛市的重要性,在空间上应为大沽河生态中轴保留足够的空间;大沽河生态中轴应延伸到胶州湾,因为胶州湾-大沽河生态系统密切相关,在空间上连为一体可以更好的体现海陆联动、海陆统筹治理环境污染、恢复生态系统的思路;在北部新城进一步规划及规划实施过程中,为避免城区与大沽河湿地生态保护区及大沽河生态中轴区发生重叠及产生不利影响,应严格限制城区空间范围和建设用地规模;合理规划城区人居规模,减少对胶州湾水域生态系统的压力。在对大沽河生态中轴区的开发建设中,应明确以保护湿地生态环境、恢复修复自然生境为目的,适度进行景观、旅游开发,应严禁以居住、生产为目的的开发建设,严禁名为保护、实则以生态为卖点的占用大沽河生态中轴区进行商业开发的行为。
(2)实行胶州湾水域面积总量控制、优化整治湾内岸线。对胶州湾实施严格的纳潮面积、纳潮量总量控制;分类分区规划;对限制开发、禁止开发岸段进行环境整治、自然岸线恢复修复、退池还海为主;对优化开发、重点开发岸段进行空间布局、岸线线形的优化调整规划阶段按占补平衡原则确定占补指标限额;规划阶段按占补平衡原则确定占补指标限额;岸线优化整治应与环境、生态、景观相协调。
三、开展胶州湾生态环境调查,建立胶州湾水动力数学模型,供决策部门参考。
胶州湾生态环境学术研讨会纪要
胶州湾素以港深水阔,浪小波轻、无冰冻闻名国内外。由于胶州湾水域面积缩减,纳潮量减少等因素,胶州湾的生态环境发生了变化,近年发生的海面结冰现象,为社会广为关注,有必要开展胶州湾生态环境的学术研讨,探讨海面结冰与生态环境变化的关系,提高社会在海洋开发过程中对保护胶州湾生态环境的认识,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充分尊重海洋的自然规律,以胶州湾海洋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提升海洋资源的节约和综合利用效率,促进人与海洋的长期和谐共处,在蓝色经济的战略实施过程中,实现海洋经济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2012年6月26日上午,由青岛市科协、青岛市老科协、中国老教授协会海洋经济技术分会共同组织召开了“胶州湾生态环境学术研讨会”。 青岛市老科协会长程友新等参加了研讨会。来自海洋科研机构和院校的30余名专家学者就胶州湾冰情与胶州湾生态环境的关系,从不同的学科角度阐述了胶州湾生态环境对海冰形成的影响。
研讨会分大会主题报告和座谈发言两阶段进行。研讨会上共有5位专家作了主题发言,分别利用翔实的历史资料和现状资料的对比,分析了胶州湾的水动力变化、面积变化、环流变化以及人工设施对海冰形成的自然和人工影响作了科学的分析,对海洋经济的开发和保护胶州湾生态环境工作提出了建议。研讨会展现了与会专家的最新研究成果,有些研究成果和图片都是第一次公开交流。
郭可彩研究员作了“海冰和海冰冰情”的主题发言。介绍了近年胶州湾的冰情,胶州湾在我国北方结冰海区中由于纬度较低,一直以来冰情相对较弱,常冰年时仅在河口浅滩处有少量海冰分布,且冰期较短。但近年来随着近海海洋工程的大规模建设,改变了胶州湾的水动力环境,降低了水体交换能力,使得胶州湾近岸海域冰情逐渐加重。尤其2010/2011年冬季和2009/2010年冬季,胶州湾冰情分布呈现出明显的南北分布差异,大桥以北的浅海区域浮冰分布密集,而大桥以南海域则分布较少。冰情最严重时,单层冰最大冰厚一度超过15cm,西岸冰情要明显偏重于东岸。由强冷空气影响下的海冰剧烈发展,造成了2010/2011年冬季(冰级3.0,常冰年)海冰灾害损失高于2009/2010年冬季(冰级4.0,偏重冰年)。海冰灾害损失统计显示,2009/2010年冬季直接经济损失12448(万元),水产养殖受灾面积3.058(千公顷),2010/2011年冬季直接经济损失47473(万元),水产养殖受灾面积5.925(千公顷),损失的统计数据2010/2011年冬季高于2009/2010年冬季。
鲍献文教授发言的题目是“胶州湾岸线与环流变化”。他在发言中指出,自1863年以来,截止2008年,胶州湾的人工岸线长度,从0开始,2008年已达到158km,而自然岸线则从203km退为19km,其结果是胶州湾水面面积大幅缩小,并且影响到水动力,环流发生了变化。根据采用的ECOM模型分析,从1935-2005年,胶州湾环流中主要活跃的“五环”结构依然存在,但环流有局部调整。从1935-1985年,胶州湾口门及深水水道处流速一直处于减小的趋势;2000年较1985年黄岛—团岛海域的近岸处流速持续减小,但湾口中部深水区流速有些许增加;2000-2005年胶州湾流速减小的趋势有所缓解,口门及内湾中部流速有增加的趋势。从1966年至2005年,胶州湾的水交换率是逐渐减小的,减少幅度4 %。1935年-1966年,胶州湾经历了从冲刷为主的海湾向淤积为主的海湾的转变,整个内湾处于淤积状态。从1966-2005年,胶州湾中、东部的淤积强度逐渐增大。
张光涛研究员作了“胶州湾生态环境长期变化”主题发言。他在发言中指出:胶州湾集港口、旅游和水产养殖三功能于一体,其生态环境演变过程是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一个缩影,在国际上也具有很好的代表性。由于近年胶州湾沿岸城市化建设发展迅速、工农业发达,成为陆源物质的一个主要排放场所,从而引发出异常生态事件,如浒苔、大型水母(红岛、海泊河口)、06/07年,胶州湾海域出现大量的海星,先后给鲍鱼和菲律宾蛤仔养殖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经调查发现: 该爆发主要集中在底栖贝类养殖区,分布密度超出正常海区几十倍,应当与胶州湾生态环境变化有密切关联。
胡泽建研究员作了“胶州湾水动力环境、海冰、岸线与水域保护问题”的发言。从下列几方面进行了分析:
一、海床演变分析
至1863年的6000年间,胶州湾面积基本处于自然状态,面积由707.7km2,缩小至578.5km2,6000年内缩小129.2km2,年均0.02 km2,为冲淤稳定时期。1863—1935年,胶州湾进入近代开发时期,面积由578.5km2缩至559km2,年均缩小0.27km2,是海湾的淤积期。1935—1966年,胶州湾及周边流域地区进入大规模开发期。胶州湾面积由559 km2缩至470.3km2,年均缩小2.86 km2,海湾进入强淤(填)期。1966—1985年:胶州湾面积由470.3 km2缩至403km2,年均缩小3.51km2,为超强淤(填)期。1985—1992年,胶州湾面积由403 Km2减至388 km2,年均缩小2.14 km2,虽限制围湾,仍是强淤(填)期。1992—2002年:围湾约8 km2,年平均缩小0.8 km2。
二、胶州湾海冰与建桥后水动力环境
影响海冰的水文气象要素主要为:潮汐、海流、波浪、气温、盐度。建桥后:1、潮汐:改变甚微,过水断面减少约1/50 ;2、海流:受潮汐控制,潮通量略有减小;3、波浪:冬季,桥北波浪场不变,桥南减小;4、气温:关键因素,不因桥的建设变化;5、盐度:重要因素,不因桥的建设变化。
总体而言胶州湾侵蚀和淤积并存,淤积大于侵蚀,但不同历史时期则有所不同。胶州湾面积缩小经历了冲淤稳定期、海湾淤积期、海湾强淤(填)期、超强淤(填)期几个时期。
三、胶州湾岸线与水域保护
近代胶州湾面积快速减小的主要原因是人工干扰为主,围填海行为造成胶州湾面积缩小,引起水动力变弱和自净能力变弱,湾口流速减小,加快海床淤积和边滩浅淤,水环境承载能力逐渐降低。
沿岸围填还影响了胶州湾的生态环境,自然景观生态逐渐消失,湿地生态系统受到影响或破坏。因此,对北部新城、胶州新城的规划须慎密论证。
马立杰副研究员发言的题目是“胶州湾海域面积变化及原因探讨”,论述了胶州湾面积的变迁,分析了胶州湾面积缩小的原因。胶州湾海域面积变化经历了自然因素控制,自然因素主导控制和人为因素主导三个阶段。
一、自然因素控制阶段主要发生在大约距今6000年前至1863年,胶州湾边界在目前5m等高线附近,胶州湾海域面积达707.7km2。1863年以前,胶州湾海域面积变化完全受自然因素控制,未有人类活动参与。
二、自然因素主导控制阶段在1863年至1935年间,虽然人类活动开始影响胶州湾海域面积变化,胶州湾海域面积变化还是以自然演变为主。红岛和黄岛还都是独立的岛屿,仅胶州湾西北侧因修建盐田而使胶州湾海域面积有稍许变化。
三、人为因素主控阶段发生在1935年以来,汇入胶州湾的主要河流输沙量急剧减小,盐田、虾池、围海造陆和固体垃圾堆放等人类活动成为控制胶州湾海域面积变化的主控因素。建国后,沿岸工厂发展扩大中填海。20世纪80年代以来,先后进行了环海公路、前湾港、黄岛二期油码头、安庙码头和鲁能仲盛置业公司等多项填海工程,仅2002年就有约20项填海项目被批准。从1992-2012年,人为填海工程造成胶州湾海域面积急剧减小。黄岛(1986年)和红岛(1966年)成为陆连岛。
根据收集到的关于胶州湾相关研究成果,胶州湾面积变迁状况为:原始胶州湾707.7 km2,1863年(578.5 km2;一说567.95 km2),1928年(562 km2),1935年(559 km2),1958年(535 km2),1966年(470.3 km2),1971年(452 km2),1977年(423 km2),1986年(403 km2),1988年(390 km2),1992年(388 km2),1994年(373.15 km2),1998年(368.33 km2),2006年(353.92 km2),2012年(343.09 km2),在过去近150年(1863年-2012年)时间里,胶州湾海域面积减少了235.41km2,占原来(1863年)胶州湾海域面积的41%,平均以1.57km2/a的速度在减小。(海岸线的资料来源类型为:地形图、海图及Landsat MSS、Landsat TM、Landsat ETM+和RADARSAT等卫星相片)
1863年以前,胶州湾海域面积变化完全受自然因素控制,面积缓慢减小;1863年至1935年,人类活动开始影响胶州湾海域面积变化,72年里胶州湾海域面积仅减小了19.5km2; 1935年以来,盐田、养殖池和连岛坝等将红岛和黄岛陆连,填海造陆和垃圾堆放等工程使胶州湾海域面积急剧减小了213.91km2,减小速率大约是1935年以前的10倍。
座谈发言中专家们指出:海洋开发是人类向大自然索取的一种手段,从现阶段来看也是一种长远的战略,关键是科学地开发,在开发海洋中保护海洋,以避免在开发的过程中伤害到人类本身。胶州湾经历了从冲刷为主的海湾向淤积为主的海湾的转变,胶州湾生态环境的变化要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和重视。
青岛市老科协会长程友新在会上作了总结发言。他充分肯定了这次研讨会以及与会专家的研究成果在蓝色经济的战略实施过程中的意义,表示青岛市老科协将继续关注胶州湾的生态环境问题,以后将对社会热点问题继续开展不同形式的学术研讨会,对此次研讨会上专家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有关建议将形成会议纪要,供青岛市政府部门决策参考。
与会专家就下列三方面提出以下建议
一、对海冰灾害的建议
(1)沿岸各级涉海部门应进一步提高对海冰防灾减灾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2)沿海工程一定要对海冰灾害进行评估,科学规划;
(3)切实加强海冰观测预报及预警工作;
(4)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引导公众认识防御海冰灾害的重要性。
二、对胶州湾规划的生态环境保护建议
(1)延伸扩大大沽河生态中轴空间,控制北部新城规模。进一步明确大沽河生态中轴区域的范围及边界,鉴于生态中轴对于青岛市的重要性,在空间上应为大沽河生态中轴保留足够的空间;大沽河生态中轴应延伸到胶州湾,因为胶州湾-大沽河生态系统密切相关,在空间上连为一体可以更好的体现海陆联动、海陆统筹治理环境污染、恢复生态系统的思路;在北部新城进一步规划及规划实施过程中,为避免城区与大沽河湿地生态保护区及大沽河生态中轴区发生重叠及产生不利影响,应严格限制城区空间范围和建设用地规模;合理规划城区人居规模,减少对胶州湾水域生态系统的压力。在对大沽河生态中轴区的开发建设中,应明确以保护湿地生态环境、恢复修复自然生境为目的,适度进行景观、旅游开发,应严禁以居住、生产为目的的开发建设,严禁名为保护、实则以生态为卖点的占用大沽河生态中轴区进行商业开发的行为。
(2)实行胶州湾水域面积总量控制、优化整治湾内岸线。对胶州湾实施严格的纳潮面积、纳潮量总量控制;分类分区规划;对限制开发、禁止开发岸段进行环境整治、自然岸线恢复修复、退池还海为主;对优化开发、重点开发岸段进行空间布局、岸线线形的优化调整规划阶段按占补平衡原则确定占补指标限额;规划阶段按占补平衡原则确定占补指标限额;岸线优化整治应与环境、生态、景观相协调。
三、开展胶州湾生态环境调查,建立胶州湾水动力数学模型,供决策部门参考。
附:胶州湾生态环境学术研讨会主题发言人及题目
1、海冰和海冰冰情――郭可彩
(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海冰研究所副主任、研究员)
2、胶州湾岸线与环流变化――鲍献文
(中国海洋大学教授)
3、胶州湾生态环境长期变化――张光涛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胶州湾海洋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研究站副站长、研究员)
4、胶州湾水动力环境、海冰、岸线与水域保护问题
――胡泽建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研究员)
5、胶州湾海域面积变化及原因探讨――马立杰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副研究员)
市科协联系人:王波 办公室主任
联系电话(传真):85916823